聚焦改革开放 谋篇进位先行 |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时间:2025-02-02 12:24:22来源:天津日报
春风漫卷山河秀,百舸争流破浪急。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时提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强调:“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天津要认真总结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实情况,结合形势任务发展变化,谋划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要在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这年的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

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立足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定位,守正创新、开拓进取,锚定目标、敢为人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用足用好中央一揽子政策,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激荡起发展的一池春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改革谋篇布局 加快动力之变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从津沽大地奔涌的改革大潮,能够洞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万千气象。

一年来,天津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中之重,改革举措串点成线、积厚成势,改革之路勇毅笃行、步稳蹄疾。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

盘活存量是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抓手。面对存量大、包袱重和债务风险,改革势在必行。

盘活,为了做优;做优,能够带动盘活。现有企业、科技成果都是存量,都蕴含增量空间。为企业服务、为创新服务,就是在培育新的优质增量。天津因“企”制宜、因“产”制宜、因“需”制宜,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还存在什么阻碍?怎样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系列重大问题要作出准确科学回答,必须从根本上增强改革举措的精准性、针对性。

朝着难点上、向着深处改,天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改革部署,明确重点方向和思路举措,细化分工329项具体任务,把落实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与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推进“三新”“三量”结合起来,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精神开创新局。

一年来,以改革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化与央企央院央所合作,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落户天津,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国能天津电力公司等落地,中关村发展集团增资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分中心实体化运行,770家优质企业融入6条区域共建产业链。实施24项京津出行便利化措施,推进京津冀社保“一卡通”,累计新增225项“区域通办”事项。

一年来,以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寻“新”求“质”,天津举全市之力重磅打造科创园地,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布局持续拓展,注册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2600家,组建天开九安海河海棠母基金等39只科创基金。抓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壮大,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17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项。进一步健全“链长+链主”双牵引机制,首批17家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启动建设,12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2.1%,航空航天、车联网、信创等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年来,以改革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81.8%,全市国资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2%。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完善政企务实交流机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近4成。

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通过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内含逻辑,着力谋划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天津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一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在津举办,政企务实交流机制更加完善。天津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比分别为23.1%、62.5%、45.5%。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66家。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比重超过70%,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1家。知识产权保护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深受企业好评。

一年来,建立全市投资促进体系和市级工作协调机制,海河产业基金带动74只母基金投资721个项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落地。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加力提速。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制、“证照联办”范围进一步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更加利企便民。

随着改革重锤一次次落地,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激活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动力。

改革破题引领 催生质量之变

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以改革“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

深化城市内涵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以深化改革的举措盘活存量、扩充容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天津生产要素齐全、存量资源丰富,在现有空间、资源之上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是“质”的提升,也是“新”的开拓。老“家底”更新了、迭代了,“长”出新质生产力、“长”出高质量增量。

一年来,天津着力引聚高端项目和增量要素,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电科蓝天产业园、中软信创总部等落地建设,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和一汽大众新车型实现量产,诺和诺德、中美史克、SMC等增资扩产;南港百万吨乙烯及产业集群项目投产运行,桐砚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京津电子化学品基地等项目开工,南港工业区产值突破千亿元;国网龙潭沟、华电西大峪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两重”项目、“两新”政策落地见效,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超过180亿元,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过200亿元。

一年来,天津积极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天津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等18项政策,鑫恩华、通广园等市场化平台加快发展,形成京东超级体验店、泰安道5号天津金融机构服务中心、中国建材水泥院、旺海国际大厦等典型示范案例,盘活土地2.26万亩、房产超过1000万平方米,实现收入593.6亿元。

识变求变,大胆探索。天津聚焦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年来,滨海新区接连迎来重磅利好,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批复《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再迎新机遇。产业转型升级向“新”提速,滨海新区获批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培育壮大区域数字经济推动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在国家级新区中唯一获评“2024数字经济创新案例”。滨海新区积极推进土地、能源数据、金融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新型产业用地复合高效利用,探索围填海成陆区域用海用地统筹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全市首例港口用地“海陆”联合招拍挂。

一年来,港产城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加快建设,港口物流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津港通”上线运行,天津港接入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系统,增开美东、南美东等直航航线,2024新华·波罗的海指数排名跻身全球前20名。适港产业提质升级,中海油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码头二期等10个项目完工,中船天津大型集装箱船交付,国能集团航运公司、玉湖冷链交易中心等落地,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超过100艘次,成功举办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航运集聚区新落户企业300余家。

一年来,天津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成型,“首创”“首单”“首次”不断涌现。发布国内首个自贸试验区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国内首份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鹏瑞利医院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完成首单跨关区“保税租赁+保税展示交易”;落地全国售票归类预裁定展期业务。航空航天装备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首位,船舶、汽车、飞机“海陆空”商品“出海”齐头并进,全市外贸出口增长7.8%。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全年实际使用外资50亿美元,空客、诺和诺德、SMC等一批在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一年来,天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务实合作稳步加强。天津积极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亚)班列开行611列,运量6万标箱。成功举办“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合作共赢”主题“投资中国”天津专场推介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771.5亿元,增长4%,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6.5%。

改革释放红利 厚植成色之变

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改革的实效性,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来,滨海新区持续实施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构建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体制机制。实施政务运行和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打造“一门办、一网办、一次办、一起办、一刻办”的服务机制,实现职能最清、层级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质效最高。

一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完成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任务,形成全国首个“两头在外”的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保税再制造试点等5项“首创首试”制度创新,7项开放举措向全国复制推广,船舶监管申报新模式等3项创新案例入选全国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推出新一批43项改革试点经验在京津冀复制推广。“保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融资租赁资产规模超2.1万亿元,商业保理、平行进口车、新能源车创新出口保持全国领先。

一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追新逐绿,出台全市首个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全国首个全域绿电应用示范区揭牌,打造全市首个100%绿电整车工厂,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75%,“双碳”之路蹄疾步稳。全面推广“绿建奖励+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模式,不动产登记中心被世界绿建委授予亚太地区绿色建筑先锋奖。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成效显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0%,绿化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静湖入选全市首批幸福河湖,被住建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到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再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年来,一项项让人们共享改革红利的成果落地,生活满满幸福感。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

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居家养老服务改革,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3万个。

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有效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优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空间,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和惠民演出1.3万场次,接待游客2.6亿人次。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8%,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6天。

深入推动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 “津农精品”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

时不我待,号角催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阔步向前,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标签:

最新
  • 聚焦改革开放 谋篇进位先行 |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春风漫卷山河秀,百舸争流破浪急。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

  • 今年前11个月 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5%

    北京市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北京生产新能源汽

  • 冬季出行 如何预防温差过大导致的疾病?专家建议

    寒冷天气下,室内外温差过大会诱发或加重基础疾病。冬季出行,怎么

  • 12000多个摄像头!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数字孪生系统揭秘

    南水北上行至河南郑州附近黄河南岸的邙山,遇到了最大的难题——黄

  • 银联江苏分公司牵头,3000 万元投入岁末消费

    12月8日,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江苏省支付清算服务协会联合省内23家

  • 中国海油渤中19-2油田全面投用

    中新社天津11月18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

  • (第七届进博会)瓦里安医疗:在进博会上实现展商变投资商、生产商变生态建设者的转型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李佳佳)六次参展、七次参与中国国际进

  • 防抗台风“银杏” 海南三亚部分涉海景区停业

    中新网三亚11月10日电 (张月和)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正逐渐逼近海南

  • 宁波银行绍兴分行:“碳路”先行,向绿而兴,深耕绿色金融大文章

    近日,中国金融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城商行ESG综合表现TOP20榜单

  • 游泳世界杯新加坡站首日 中国队获1金2银1铜

    新华社新加坡10月31日电 31日,2024年世界泳联游泳世界杯新加坡站

  • 2023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3.5 同比增长3.0%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10月31日,国家海洋信息

  • 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发布

    来源标题: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发布10月25日,由北

  • 发现最美铁路|看中欧班列迈进新的金色十年

    集二铁路起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南站,终点至中蒙边境二连浩特铁

  • 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金秋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好“丰”景

    菱角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水生植物,眼下,湖北省咸宁市

  • 讯息: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小幅回升 成本压力改善明显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消息,2024年8月份中国

  • 当前速递!江南华南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分散性降雨 单点强度大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发布每日天气提

  • 旅游
    • 马来西亚公使:共度“黄金五十年” 马中关系将继续迈出坚实步伐丨世界观-聚看点

    • 房贷新政落地“满月” 去库存稳楼市举措有望持续发力-天天速讯

    • 今日报丨港股市场正回暖 上市储备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 全球微资讯!​罗山县定远乡党政便民服务中心开展礼仪培训提升服务水平